【大城事頭條】漁村華小學生減友族增 培民唯一新生是巫裔
(沙白15日訊)沙白安南縣位于漁村華小學生人數逐年減少,友族學生則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培民華小今年只有1名巫裔學生進入一年級就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據《中國報》瞭解,在沙白安南縣一帶共有10所華小,在過去兩三年來,年輕人往外發展,地區人口老化、一些漁村因河流塞滿淤泥漁船無法通行,以致漁民往外移等因素,導致不少華小的學生來源逐年減少,尤其是位于漁村的華小。
沙白安南縣的10所華小分別是沙白烏暹中華華小、大港雙武隆海濱華小、沙白安南南華華小、雙溪僑華蒙德華小、淺頂培智華小、新溝培青華小、大港新民華小、德古魯漁村一帶的培民華小、適耕莊育群華小和適耕莊墾殖華小。
根據沙白發展華小工委會所提供2018年新生資料,在2018年入學的新生人數是330位,友族學生共有40位,分別是巫裔和印裔。
新生人數最少的是位于德古魯和文丁哥壩一帶的培民華小,今年只有一位一年級新生入讀,也是巫裔學生。
根據資料,目前只是處在漁村一帶的華小出現學生人數減少,如中華華小(烏暹漁村)、海濱華小(雙武隆)、培智華小(淺頂漁村)、培青華小(新溝漁村)、培民華小(德古魯漁村)等。
友族學華文缺環境
老師也頭痛
友族學生進入華小就讀,因家中欠缺學習華文環境,及學校的華裔學生人數也很少,形成在學習上出現一些阻力,讓教師相當頭痛。
根據來自教育部的消息,目前華小也成為一些友族家長的選擇,把孩子送入華小就讀。
消息說,只要友族家長根據程序申請,即使該學生沒有華語的基礎,校方還是必須要接受他們的入學,不能拒收。
消息以沙白安南縣為例子說,沙白安南縣一帶的華小學生人數原本就少,若和其他地區大型的華小相比,友族學生在當地華小就欠缺與許多同班同學交流、學習的機會。
“有些學生沒有華語基礎,家裡又欠缺接觸華語的環境,以致在學習華語方面的進度相當慢,可能教師講解時,最多也只聽得懂一句半句,形成教師在教學時也相當辛苦。”
消息說,有者在進入二三年級時,因語文能力及學習進度也赶不上,有時一些家長就會選擇讓孩轉校到國小。
就業機會少年輕人外移
沙白縣發展華小工委會主席李增山重申,由于地區發展少,就業機會不多,造成年輕居民往外移,形成一些位于漁村的華小的學生來源受限,以致逐年減少。
他說,雖然華裔新生人數減少,但友族學生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一些巫裔學生。
他指出,相信是中國“一帶一路”計劃,除了開闢大馬的市場,引入許多中國投資商,也讓不少友族認為華語的重要性。
他說,在沙白一帶,有純巫裔家庭或華巫家庭的孩子被送入華小就讀,形成友族學生有逐年增加的情況。
“友族學生是有增加但不多,這也是當地華小的學生來源之一。”
教師來鄉區當校長又調走
李增山促教部關注
李增山也促請教育部關注一些從大城市華小的教師到鄉區華小升任為校長后,有者在兩三個月后就申請轉校到城市地區華小的事件。
李增山,在過去,在沙白安華縣一帶的華小也曾發生如此問題,雖然只是一部分的情況,但它並不是個案。
他已向副部長拿督張盛聞反映問題,希望教育部關注。
他指出,一些來自大城市華小副校長在被調派到鄉區一帶的華小升任為校長之后,其中有一些相信是不能適應或者是其他原因,可能只是數個月之后,已向教育部申請轉校。
“如此是相當不妥,如果新校長只來了數個月就要求調走,對于學校的行政將造成不少影響。”
育群學生多
★適耕莊育群華小校長何世瑞
育群華小一至六年級的學生人數共有864位,其中的150位是一年級的學生。
在150位一年級新生中,其中巫裔學生共有6位,印裔學生則是有6位,友族學生有增加的趨勢。
由于育群華小位于市區,學生的來源也比較多,因此學生人數也比其他學校多。
僅1位新生
★培民華小校長劉月英
今年只有1位一年級學生,是1名巫裔學生。
這已是我們學校連續3年來,只有1位新生進入一年級就讀,去年是1名華裔學生。
學校共有10位學生,友族就佔了5位,但其中3位是來自華巫家庭。
由于我們的學生人數少,二和三年級是合併班級,但也只有2位學生,六年級則有4位學生,五年級沒有學生。